东吴的武将数量比不上魏国,质量比不上蜀国,给人们的感觉,也就是只有16个,分别是四大都督和江表十二虎臣。
       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江表十二虎臣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这些都是东吴的大将,为东吴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除了这十六个人之外,东吴还有哪些拿得出手的大将呢?至少还有七个。


       第一个:太史慈
       太史慈最出名的话是他临终前之言:“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太史慈死后,孙权非常痛心。太史慈既不是四大都督之一,也不是江表十二虎臣之一,但他是比这十六人地位还高,在三国志中独立成传,相当于一方诸侯。
       太史慈智勇双全,曾和小霸王孙策在神亭岭酣战良久,孙策抢了太史慈的短戟,而太史慈亦抢了孙策的头盔,平分秋色。这是正史上记载的两个主将对战,不是演义中虚构的。
       因此,太史慈是东吴第一高手,也是凌驾于十二虎臣之上的大将。


       第二个:朱然
       朱然,字义封,是朱治的外甥兼养子,他还是孙权的伴读,和孙权相交甚笃。朱然也凭借和孙权的特殊关系,升迁非常快,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等官职。他最大的功绩是跟随吕蒙大都督堵截关羽,虽然最终擒杀关羽的头功被小将马忠所得,但不能否认朱然的贡献。在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成为前线总指挥。至于朱然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那是三国演义中的虚构,并非正史,不足为信。


       第三个:祖茂
       祖茂,与程普、黄盖、韩当三人齐名,是“江东猛虎”孙坚的四大将。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坚身先士卒,每次都冲在最前面。然而,董卓西凉兵骁勇善战,打败了孙坚部队,并追着孙坚跑。祖茂为引开追兵,于是戴上主公孙坚常戴的红色头巾朝相反的方向跑,孙坚才转危为安。祖茂运气也不错,被董卓兵围困,将头巾丢在一根烧过的柱子上,并躲起来,成功甩掉追兵。在演义中,祖茂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他被华雄斩杀。


       第四个:凌操
       凌操,是凌统的父亲,为人侠肝义胆,早在孙策开始打拼天下时,他就跟着孙策了。凌操作战勇猛,每次都是第一个登上城头。但是由于凌操冲得太猛了,太靠前了,有一次在跟随孙权攻打黄祖的战斗中,被甘宁一箭射死。
       《吴书》载:甘宁以善射,将兵在后,射杀校尉凌操)。
       第五个:贺齐
       贺齐,字公苗,虽然大家都没听说过此人,但他却是三国时期吴国屈指可数的名将。他最出色的战绩是合肥之战中的表现。面对魏国张辽及其800勇士,贺齐没有后退,无所畏惧,抵挡住了张辽的进攻,同时捡到了徐盛因受伤丢弃的长矛。在逍遥津之战中,贺齐带领3000精兵驰援,救了孙权,使其顺利逃到对岸。
       第六个:孙桓
       孙桓,字叔武,是孙河第三子,而孙河和孙坚族子,也是孙氏家族的一个大将,早年跟随孙坚南征北战。孙桓形象好,气质佳,头脑聪明,记性好,得到孙权赏识,被孙权称为“宗室颜渊”。他参与了东吴的很多军事行动,如吕蒙奇袭荆州,陆逊抗击刘备蜀军等。在这两场大战中,孙桓都立下大功,奇袭荆州之战中,于华容道袭击关羽,俘虏关羽手下五千士兵,夷陵之战中他差点擒获刘备。


       第七个:马忠
       马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就是大将潘璋的一个小弟(司马)。如果不是他在临沮抓住了关羽和关平,估计都不会有人知道他。正史上的马忠,生擒大名鼎鼎的关羽关二爷,值得他一辈子去炫耀了。因此,马忠凭借抓获关羽的功劳,勉强入选东吴有名的将领。
       结语
       孙坚和孙策两人,一个是“江东猛虎”,一个是“小霸王”,都是骁勇善战之辈,但是他们两人都是主公,不参与东吴武将排名。因此,东吴除四大都督和十二虎臣之外,至少还有以上七个大将,你们认为还有哪些人呢?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