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说过: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死亡是走出了时间,包拯作为清官的代表,自1062年7月3日包拯逝世之后,后人也一直再以各种方法纪念其功绩。

比如开封人民为纪念包拯而重建开封府和各种影视剧的出现,都在说明虽然包拯已经逝世,但无论过去多少年,他一直活跃在人们的心中,以另一种方式存活。

大众对包拯的了解大多都是一些他的功绩,只知为人刚正不阿,断案铁面无私,却鲜少知道他的身后事。

包拯的身后事尤其以他别出心裁的下葬方式出名,由于另类的下葬方式,盗贼还因此为他立下一道行规,那这规矩到底和他的下葬方式有关系呢?

神探包拯

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由于是家中独子,年少时父母便寄予厚望,但是他在28岁才中进士,而38岁时官场之路才正式开始。

28岁那年被任命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担任知县,但是包拯并不想去,他认为读了20多年的书,现在总该要回报父母,所以上书请求要在合肥附近任职。

上面通过了请求,将他改为屈和州(今安徽和县)做监税,但是包拯还是认为离家太远,于是选择辞官,回家赡养父母。

在当时的年代能够毅然辞官回家,是需要很大的魄力的,没有被一时的繁华迷了眼睛,几年以后,父母相继离世,他也在父母的墓葬旁边修建了一座草芦守孝。

在此期间,有很多父老乡亲和朋友都劝他回归官场,而38岁那年包拯才正式踏入仕途之路,被任命为天长(今安徽)担任知县。

就在任职安徽知县期间,包拯做到了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运用“引蛇出洞”之法巧破“牛舌”一案,使其名声大噪,在此之后便屡破奇案。2010年4月出版社出了一本《包公断案》的书籍,记录了包拯破案的整个过程。

比如白塔巷的哭声、包公判伞、哑巴告状等都是有名的案件。

在当时,大义灭亲的举动也是轰动一时,在他仕途平稳,得到赏识之际,亲戚看到有利可图,便打着包拯的旗号在外面胡作非为。

发现之后没有顾念旧情,按当朝律法处置,清正廉洁的名声由此传开,得到百姓称赞爱戴。

包拯下葬

嘉佑7年,包拯突然昏迷不醒,没多久因病去世,享年64岁。

他一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而下葬的方式却让后人不解。

生前准备了21口棺材,下葬当天,21口棺材从京城的不同城门运往各处,谁也不知道包拯真正在哪个棺材中下葬。

奇怪的下葬的方式便是参考了曹操的下葬方式,曹操死后就是设下了72座疑冢,以达到迷惑仇敌后人的目的,防止墓葬被盗。

在去世下棺当天,全城的百姓都为其哀悼送行,那包拯为何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安葬,其中原因有两个。

其一,包拯的后人为了让他真正的入土为安,不被人打扰,所以设下很多疑冢。其实在古代“疑冢”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又因为在任职期间得罪不少朝廷官员,所以用这种办法去混淆大众视线。

其二就是当时百姓对包拯非常崇拜敬重,他去世之后,百姓纷纷祈福哀悼,想让自己的后人效仿歌颂,疑冢的设置一部分也杜绝了百姓为其大肆建立庙宇,频繁上香的现象。

宋仁宗在包拯去世后格外心痛,下葬的队伍中也有宋仁宗的身影出现,亲自为包拯吊唁,为了纪念他,宋仁宗追封包拯为吏部尚书,赐予谥号“孝素”。

誓死不盗包拯墓

这是在包拯下葬之后,盗墓贼默认的行规,直到往后的百年,墓葬都保存的十分完整。盗墓贼之所以立下此行规,其主要原因还是要归功于包拯在世时的伟大功绩。

他一生致力于利国利民,颁布的法令提出的建议都改善了当时百姓的生活环境,官场也没有彻底被污浊所笼盖,所以不论朝堂还是百姓都有一方净土。

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无论身处哪个朝代,那些直言不讳,敢于谏言的大臣都没有任何好的下场,不是遭皇上的猜疑就是被奸匿之臣所陷害。

反观包拯仕途平坦顺利,安享晚年,这些都离不开宋仁宗的鼎力支持,在推行新政,整治贪官污吏时,宋仁宗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都说无论再好的千里马都需要有一个赏识他的伯乐,而包拯遇到了能够赏识他并重用他的宋仁宗,也是一生之幸。

在1973年,合肥的一家工厂想要修建一座石灰窑,开始动工时,居然意外发现了包拯的家族墓葬群。

在棺木中专家发现了两个破碎的墓志铭,墓志铭上记录了包拯和夫人的生前事,由此才判断出这是包拯真正的墓葬。

但是专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疑点。

其一就是包拯的棺木居然是金丝楠木,这显然不是包拯能够买的起的;

其二专家发现墓室并不完整,好像被人盗过;

其三在棺木中专家检测出了大量的汞,俗称“水银”,专家不由得怀疑起包拯真正的死因;

这三处疑点随后专家也给出了解释,金丝楠木是当时宋仁宗给的赏赐,显示出他对包拯的重视。

那么又是谁盗了包拯的墓葬呢?专家没日没夜的调查查找文献才发现这虽然是包拯的墓,但是只是一个迁葬墓。

在宋末年间,宋金之间战乱不断,当时金人无意间发现了他的墓葬,本来是想拿点值钱的东西,却发现墓里除了几个铜钱之外什么都没有,又不忍墓葬被人破坏,才随意找了两副骸骨放入棺木中,把墓葬恢复原状。

而水银则是在包拯死后放入棺木中的,只是为了防止尸体腐烂。

随后专家找到他的后人,这才得知,在1966年8月19号破四旧时期,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皇帝的遗体都被焚烧,贵族也都被抄家,贵重的文物器件都被毁坏散落民间。

而包拯的后人为了防止遗骸被人发现,这才又把遗骸分成11块,装入11个坛子中,借运输之由运回了他的老家,随意的找了个地方进行掩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