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热心市民在荆涂山风景区白乳泉附近发现了一只虚弱的小狐狸。当地林业部门迅速响应,将小狐狸第一时间送往位于张公山公园的蚌埠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经过辨认,这是一只赤狐,因其鲜红的毛皮而得名,是我国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俗称“火狐狸”。

4月26日,记者在张公山公园动物园见到这只赤狐时,发现其体长约70厘米,外形类似犬类。为防止寄生虫传播,工作人员暂时将它安置在一个小笼子中,笼内放有鸡肉和水。小狐狸蜷缩在笼子里,对外界人员表现出稳定的情绪,并时不时站起来进食。

怀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执法中队的中队长周家宏介绍说,在接到市民的报告后,他们迅速赶到现场,并用网兜轻松地将狐狸装进笼子。感人的是,这只小狐狸似乎知道有人来救它,因此并未抵抗。

周家宏表示,近年来,由于荆涂山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绿化面积的增加,野生动物种类逐渐增多,这只小狐狸便是其中之一。它还曾多次前往当地住户家中讨食,其可爱的模样被拍下并上传网络,一度成为“网红小狐狸”。

张公山公园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李伟告诉记者,这只赤狐送到时身上布满了吸血的蜱虫,导致其体质虚弱,显得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目前,救护站已对其进行了驱虫治疗。目前已注射了驱虫针,预计需要半个月时间才能完全康复。

《山海经·海外东经》说青丘国北面,有一只“四足九尾”的狐。

《吴越春秋》说,一只九尾白狐造访了禹,预示大禹即将娶亲。

纪录片《山海经奇》

甚至有首情歌,见证了他们凄美的爱情,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汉代,九尾狐的形象频繁出现在器皿和汉画像石上,与玉兔、金蟾和三足乌并列于西王母身边。

纪录片《山海经奇》

晋代学者郭璞给九尾狐的注释:“(九尾狐)太平则出而为瑞。”而其他史料继而说:“德至鸟兽则九尾狐见。”

汉画里,蟾蜍代表月亮,金乌代表太阳,有学者认为,“九尾狐的原型可能是天上的箕宿星(四足)和尾宿星(九尾)。”

纪录片《山海经奇》

如此,我们不难理解《吴越春秋》里讲述的大禹和九尾狐相遇的故事了。大禹担心自己无后,说:“如果真想让我结婚,肯定会有预兆。”

于是,就有九尾白狐造访禹,也可以理解为看到一种喻示吉兆的星象。星象、九尾狐,抑或涂山女娇,就在这么一次邂逅中合而为一了。

纪录片《山海经奇》

《吴越春秋》以罕见的歌以咏志的方式讲了这场佳缘。

书中说,大禹忙于治水,年过三十,恐后继无人,心生焦灼。行至涂山,一只九尾白狐出现在他面前。

大禹为这相遇,留下了简短的两句:“白者,吾之服也; 其九尾者,王之证也。”

纪录片《山海经奇》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神话学者黄悦说:“大禹是主动追求九尾狐的,他说,九是王者之数,白色又是我的吉祥色,行了,就是她了。九尾狐获得在中国文化中的正当性,其实恰恰就是因为大禹。”

纪录片《山海经奇》

然而,这段爱情故事并非一帆风顺。

上古之时,一场洪水泛滥世界。为治理水患,禹疏九河,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因此冷落了新婚的妻子。

苦苦等待的女娇作了一首歌,歌中唱道:“候人兮猗”(我候望你啊)。这是有史可查的中国第一首爱情歌曲,也是南音之始。

关于大禹和女娇

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远古时候洪水为患,尧任命禹负责治水。有一次,大禹治水来到涂山(今属蚌埠市禹会区),同涂山氏女娇相识并相爱。大禹以人民利益为重,成亲第四日就与妻子告别,继续治水大业。

大禹像

大禹走后,女娇在家天天盼望夫君大禹回来。在家等不到,又跑到涂山南的山坡上去等候。大禹治水非常认真负责,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女娇望穿秋水,还是没有等到大禹归来。她不禁长叹一声,吟咏出一句千古绝唱:候人兮猗。

女娇的这一声咏叹,成为了我国诗歌历史上的第一首情诗。候人兮猗:等着你啊,等着你啊,这一刻思念着你,我的内心竟也充满着如此丰富的美丽记忆。女娇这位多情的女子,开启了中国诗歌“贵在含蓄”的宝贵传统。透过这四个字,我们记住了那个令人动容的等待身影,她穿越数千年的历史,触动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蚌埠境内的涂山今有“望夫石”,亦称“启母石”,相传即为女娇所化。系涂山著名景点。

涂山“望夫石”上,被今人发现隐藏着大禹的头像,阳光照耀下大禹面相清晰显现。

大禹治水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女娇每日引颈南眺,盼望丈夫归来。但是望穿秋水,不见禹归。由于朝思暮想,精诚所至,终于化而为石,端坐于昔日与禹幽会之所。

来源:蚌埠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