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是唐代人,有“诗鬼”之称,其诗想象奇特,气势磅礴,风格独特,开创了“长吉体”。他的诗句中,有一句名垂千古,为后人所敬仰和传颂,那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 全句是:“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当时,李贺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全唐无一人接上,直到唐朝灭亡,宋朝建立,石延年(曼卿)才对上了这一句。 不过在1949年4月24日,毛主席也接上了这一句诗。 这一天的凌晨,解放军攻占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总统府,并扯下了蒋介石集团的青天白日旗。 毛主席得知了南京解放的消息,高兴地写下了那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其中就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唐诗的发展在人类文明的曙光之前,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面对着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他们对这些现象感到好奇,又感到恐惧,无法用理性去解释,于是他们就把这些现象都归咎于神明的作用。 他们认为神明掌管着自然的变化,能够赐福或降祸,所以他们对神明充满了敬畏,也充满了期待。 为了讨好神明,原始人类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心意,他们唱歌跳舞,用声音和动作去对神明唱出颂歌,祈求神明的恩典和保佑,希望神明能够让风和日丽,雨水适度,五谷丰登,百事顺遂,等等。 这些颂歌,就是最早的诗歌,它们反映了原始人类对自然的感受,对神明的信仰,也体现了原始人类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而诗歌到了唐朝,无论是诗歌的形式还是内容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多样化。
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各有其特色和风格。 其中,最具创新意义的是一种新的诗体--格律诗,它在永明体的基础上,规定了诗歌的平仄、韵律、对仗等方面的要求,使诗歌的形式更加严谨和优美,也给诗人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格律诗的出现,标志着唐诗的成熟和完善,也为后世诗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唐以后之诗,虽然也不乏精彩的作品和名家,但在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上,基本上没有超越唐诗的成就,也没有出现新的诗体或流派,只是在唐诗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而唐代也涌现出了无数的诗家名人,譬如本文的主角,李贺。
李贺仕途不得志李贺出生在中晚唐时期,自幼家贫,饿得体型细瘦,实在和才子沾不上边。 但他确确实实聪明好学,七岁能作诗,还擅长写文章。 相传在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和他的弟子皇甫湜,听说了李贺的名声,不敢相信竟有如此神童,便一同前来拜访,想要考验一下李贺的真实水平。 他们见到李贺时,李贺还是个总角荷衣的小孩,他们便让李贺即兴作诗,李贺不却不惧,拿起笔就写了一首《高轩过》。 这首诗写得气势恢宏,想象奇妙,赞颂了韩愈和皇甫湜的才华和声望,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韩愈和皇甫湜看了这首诗,都惊讶得目瞪口呆,觉得李贺的诗才已经超越了他们的想象,不愧是千古奇才。
从此,李贺的名声传遍了京洛,为后人所敬仰和传颂。 当时,李贺本可以早早的登科及第,但他年龄还小,又经历了父亲去世,要为父亲守丧三年,因此直到李贺21岁的时候,才去参加科举考试。 这一年,李贺参加了河南府试。他在考场上,作了一首《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这是一首描写一年十三个月的景色和情感的词,语言华丽,意境优美,富有个性和创造力。 这首词一经出炉,就引起了轰动,李贺一举获隽,成为河南府试的第一名,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好景不长,李贺的才华也招来了嫉妒和诽谤,有人放出流言,说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而晋字与进字相近,犯了嫌名之讳,不应该举进士。
这是一种荒谬的指责,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是因为他是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而郑王李亮又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十八子,李渊的庙号是高祖,又称高祖晋王,所以李贺的父亲才以晋为名,这是一种尊重祖先的做法,与进士无关。 韩愈作为李贺的恩师和支持者,为他进行了辩护,他查阅了法律和典章,证明了李贺没有犯任何错误,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但是,礼部的官员却不理会韩愈的辩解,只顾自己的私利和安全,不敢得罪那些妒才的人,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误。 就这样,李贺被冤枉地剥夺了进士的资格,他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和打击,愤然离开了试院,从此放弃了仕途的道路,一生潦倒,不得志。
元和八年(813年)这一年,是李贺最为痛苦的一年。 这一年的李贺,功名无成,妻子病逝。心灰意冷之下,李贺辞去了奉礼郎的官职,准备回到洛阳的故乡。 他在离开长安的路上,心情沉重,感慨万千,写下了《金铜仙人辞汉歌》这首名垂千古的佳作。 元和十一年(816年),北方藩镇发生叛乱。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曾召李贺做过幕僚,但最终还是战败了。 郗士美一身是伤请求回洛阳休养,李贺的友人张彻也离开了他,回到了长安。 李贺感到孤独无助,没有了前途和希望,他只好强撑着病弱的身体,回到了昌谷的故居,整理了他的诗稿,留下了他的不朽的名著《昌谷集》。
不久之后,他就因病去世了,年仅二十七岁。他的一生,就像他的诗一样,充满了悲壮和奇异,令人惋惜和敬佩。
宋朝有人对出下句《金铜仙人辞汉歌》这首诗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这一句,让无数文人雅士感同身受。
此后,许多文人以这一句为上联,祈求能够对出个工整的下联,但整个晚唐时期,都没有人能够对出。
直到宋朝,才有人能够对出下句,这是指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上联,对出下句“月如无恨月长圆”,一语既出,惊动四座。
这两句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境优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显示了石延年的才思和境界。这也是对李贺诗句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创新精神。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