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四方他族,古人往往称之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但在具体使用中,“夷”与“戎”却经常出现混用,比如:

《国语·齐语》记载:“东南多有淫乱者,莱、莒、徐夷、吴、越。”其中,徐夷就是如今徐州一带的势力,属于东夷的一部分。

但《尚书》又记载:西周早期“淮夷、徐戎并行。”考古发现的冬戈方鼎铭文记载“率虎臣御淮戎”。这里的徐戎,显然是指徐夷。

问题在于:对于同一地区的势力,为何一会称之为“戎”,一会称之为“夷”?对此,甲骨文揭开戎字本义,如此也就难怪出现这种奇怪称呼了。

甲骨文揭开本义

甲骨文中的“戎”,是象形兼会意字,由“戈”与“甲”构成,“戈”是进攻型武器,“甲”是防御型武器,因此“戎”是攻防兵器之总称。既然是兵器,因而又被引申为战争、士兵等。

更为重要的是,甲骨文中的“戎”,没有指代用于族称,只有兵器与战争之意。当然,甲骨文属于卜辞,与神灵的契约,甲骨文中没有不代表商朝没有,但以目前证据看商朝还没有用“戎”指代他族。

根据甲骨文记载,商朝称呼他族,无论盟友还是敌人,都是称之为“某方”,比如上述的东夷一支被称为“人方”(人通夷)。其中,甲骨文中的“夷”,由“弓”与“矢”组成,而不是传统认为的“大弓为夷”,因此说明“夷”是掌握弓箭的势力,或具有一些武器的势力。

除了“戎”与“夷”,周人称呼他族的“狄”与“蛮”,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甲骨文表明,商朝在南方、北方活动并不少,因此没有发现“狄”与“蛮”,大概率说明商朝还没有以此称呼他族。

因此,对他族的夷、戎、蛮、狄四个称呼,大概率始于周朝。

戎如何转为族称

问题在于,既然商朝之戎只是兵器总称,那么如何在周代转为族称?其实,甲骨文揭开的这个本义,已经给出了回答。

揭开谜底之前,不妨看看以上文提到的“徐戎”如何转变为“徐夷”:

西周早期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曾数次联合淮夷等抗周,《竹书纪年》记载“穆王十三年,徐戎侵洛”,徐戎竟然打到成周洛阳一带。除此之外,还有“徐夷僭号”的记载等。如此记载,说明当时徐国非常强大,有戈有甲的尚武好战的势力。

但到西周中期,徐国逐渐衰落,仅能自保而不能四处侵略之后,《国语》对其称呼就变成了“徐夷”!《春秋》指出:人就是夷,都是古之贱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春秋时期,被征服之夷在服役且同化后称之为“人”,未被征服的外族为“夷”。

以此来看,所谓“戎族”,其实指实力强大且与周朝敌对的势力。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指出:“自幽平以后,置于春秋隐桓之间。但有戎号,庄闵以后乃有狄号,戎与狄皆中国语,非外族之本名。戎者,兵也,引申之则凡持兵器以侵盗者,亦谓之戎狄。”

也就是说,当“戎”称为族称时,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异族实力强大且与周朝敌对时被称为“戎”,实力衰弱之后且未被周人征服的被称为“夷”。总之,称戎还是称夷,取决于他族的实力与态度,具有标记作用。

余论

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一提:

首先,周人以“戎”标记其他势力,起初并无贬低之意,甚至华夏分化出去的势力,也可能被标记为“戎”,同时也不专指某个区域的他族势力。但后来逐渐专指西部甘肃一带的外族,且在“华夷之辩”下,族称“戎”逐渐成了一个蔑称。

其次,以“戎”与“夷”来看,这是周人对他族实力与态度做的标记,说明周朝可能对他族势力划分了“危险等级”,最危险的级别应是“戎”。但狄与蛮是不是具有“标记”作用,文献留下的线索不多,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