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满族人的铁骑踏到了清朝帝国最后的关口时,63岁的左宗棠垂垂老矣,他命令部下抬着他的棺椁坚定地走向新疆腹地,他和将士们经历苦战,力拒沙俄,一举收复新疆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是晚清帝国在东方升起的最后一次朝阳,也是左宗唐能名留青史,得大家称赞的最重要的事件。

1875年五月上旬,左宗棠从自己的府邸乘轿前往紫禁城,他要将自己悉心所写的奏疏交给皇帝。五月三日,帝国政府正式通过了左宗棠在奏疏中所提及的事情并且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而那时的左宗棠已经63岁。

即使已过花甲之年,但他仍是晚清重臣,官拜陕甘总督,是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之一,总领甘肃,陕西两个省的军务和政务。在奏疏中,左宗棠极力陈新疆收复之必要,而且毛遂自荐,称自己能领兵收复新疆。

新疆位于清政府的边陲,位于现在中国的最西部,尽管在乾隆二十四年经帝国用兵后,新疆受到了中央管辖。可是到了康乾盛世的末期让清朝国力走向了下坡路,新疆开始随着全国各地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渐渐脱离了中央的掌控。

1864年,新疆正式宣告独立,理由则是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是由于中央加之赋税太多,新疆地区的人民也备受其苦。

因此,新疆各地的回民之乱的诉求则是不再向中央提供赋税,要求自己建立地方割据,若的如此,新疆也只是内乱,但在一片战乱之中。新疆人民引入了一个强有力的外援——来自中亚的乌兹别克人。

此举相当于引狼入室,果不其然,后来以阿古柏为首乌兹别克人贵族统一了南疆与北疆,成了新疆的新霸主——洪福汗国。如果单是乌兹别克人在新疆小打小闹,或许清政府不会重视。

最重要的是,在这些乌兹别克人的背后,英国一直虎视眈眈,甚至他们还承认了新疆新割据政权的合法性,还赠送给他们大批军火。除此之外,俄国也承认了洪福汗国的独立性,并且还于1872年与其签订了假模假样的友好条约。

如此种种十分危急,如果不再加以制止,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要从清朝帝国的版图上消失了。

1875年,光绪皇帝登基,左宗棠深感自己时机来临,于是他屡次上书请求出兵收复新疆。作为封疆大吏。左宗棠的远见卓识是新帝和老臣们有目共睹的,但也有一个人在极大地阻止他的行为——李鸿章。

李鸿章在光绪帝继位之后提出了七个建议:开煤矿,开铁矿,架电线,修铁路,设书院,建海军。这六条建议都切除当时清政府的要害,但是第七条建议却引起了左宗棠的不满。李鸿章要求国家应该停止西征准备,抛弃新疆,加强海防。

李鸿章的观点是,日本是中国未来最大的死敌,而新疆不是,如果新疆片刻之间收复不成功,那么将会徒然增加千百万的开支,得不偿失。左宗棠驳斥了李鸿章的观点,他认为,新疆实为聚宝盆,如果新疆不加固则蒙古不安,陕甘宁各地也会门户大开,中原王朝的统治不会稳固。

两大权臣的海防和塞防之争在朝野引起了热议,大家纷纷站队表态,经过最后清点人数,新帝发现,支持海防的人占据大多数,李鸿章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在最关键的时刻,慈禧太后却支持左宗棠的提议。

在慈禧太后眼里,当年满人清军入关占据中原就是作为少数民族拿下封建王朝的,因此,他们在入关之后一直很重视少数民族的问题,若新疆一乱,再加上蒙古其他少数民族,恐怕大清江山的根基会动摇。

有了太后的支持,左宗棠松了一口气,但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则是要不要打。新疆地处偏远,在中国的最西部,以清朝末年的军力,若是舟车劳顿攻入新疆,恐怕让战线一拖再拖,而且后勤部队粮草,士气军备皆是问题。如果阿古柏等乌兹别克人请求英国人和俄国人引以外援,那些去无异于自投罗网。

正是因为有了诸多困难,左宗棠在提出攻打新疆之初才得到了极少人支持。即使有如此多的困难,左宗棠也一一进行解决,其实从1872年开始,左宗棠就已经开始制定细致的战略战术,基本整合下来就是四个字“缓进速决”。

所谓的“缓进”,意思就是在前期准备的时候要举倾国之力,不准备好绝不开战;所谓的“速进”就是,一旦开打则打闪电战,切不可迁延观望,给敌人以喘息之机。

布置了战术之后,左宗棠开始了他的种种动作。在攻打新疆的前夕,左宗棠做的不是征兵,而是裁军。

他认为,如果有人是被迫上战场,则会引起士气的低落。此去新疆路途遥远,若在路上出现士兵哗变,那便是后院起火,十分棘手。于是,经由他的裁撤,他只留下了6万心甘情愿去前线打仗的士兵。

1876年,左宗棠带着士兵在肃州召开了誓师大会,在会议上,全军高喊豪言壮语。左宗棠命令士兵带着自己的棺椁前行,他此举就是为了表明决心:若是不能重复收复新疆,必以死谢罪!

这番举动成功地激励了三军。随后一声炮响,浩浩荡荡的军队进军新疆,伟大西征就此拉开。

在主力部队挺进之前,左宗棠已经命令小股部队将军徐占彪严守新疆南部地区,防止敌兵向北窜,他命张耀固守哈密防线,防止敌军向东突进,待刘锦棠主力到达之后再由北向乌鲁木齐腹地进攻。

即使部署得当,但士兵行进途中极其艰难,新疆干旱少雨,水源更是十分贫瘠,而左宗棠的主力部队大部分都是步兵,又携带了大量的重炮,行动之缓慢必须慢慢分批进行。即使条件如此艰苦,整个清军主力仍毅然决然地前往。

得知清军攻打新疆之后,俄国的一个考察队来到了肃州,他们对清军军事力量进行了深度考察。

他们惊奇地发现,左宗棠及其部下精神百倍,并没有因为长途跋涉而失去战斗力。他们随身携带的粮饷军备十分充足,甚至是他们所用的大炮、弹药都是当时的先进制造。经此考察,俄国人发现洪福汗国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他们开始试图给左宗棠提供军事力量以求换取清朝在政治上的让步。对于这些,左宗棠直接选择无视。

从1876年七月新疆之战打响,左宗棠指导以刘锦棠为首的主力部队率军攻击乌鲁木齐的各个要道,而阿古柏等乌兹别克人还在做着春秋大梦。他们只认为清军就算到来也只会兵疲马乏,却不知左宗棠率部一到新疆就开始了激烈的战斗。

8月12日,清军高筑炮台,用先进的德志克鲁伯后膛炮猛攻城墙。经一番军事打击之后,清军冲到城内和敌人进行肉搏,以158人阵亡、450人负伤的代价全歼守敌6000余人。8月18日,清军凭着所向披靡的趋势收复了乌鲁木齐。

在收复乌鲁木齐后不久,主力部队将领刘锦棠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因此左宗棠只能另派部队先去北疆,直到11月份,乌兹别克人在北疆的势力已经彻底被清除,那时清军也只能因为天气严寒而转入休整。等天气转好后,他们再采取下一步行动,也正是这段时间给了洪福汗国以喘息之机。

1876年11月~1877年4月,阿古柏开始大肆修筑城墙,不断地加固自己的门户,甚至还给自己的部队配备了先进的后装线膛枪。

在吐鲁番和托克逊,以及达坂城,乌兹别克人布置了大量的火力,妄图凭借着天山险阻控制清军南下的步伐。同时,左宗棠也十分清楚,只要打下这三处则阿古柏的军队将会四下溃逃。

1877年4月14日,当时身体病愈的刘锦棠率领部队完成了对达坂城的包围,19日夜,清军发起总攻,全歼残余的阿古柏军队,俘虏了乌兹别克的许多贵族。经过了四天的休整,26日,托克逊亦被清军拿下。

与此同时,畏惧于左宗棠部队的强大战力,4月26日,阿古柏余下的军队在吐鲁番守军向清军开城投降。在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阿古柏的天山防线被清军冲破,他的计谋失败了。

1877年5月29日,大势已去的阿古柏离奇死亡,整个乌兹别克的贵族们陷入了内讧。有人坚持和左宗棠部队作战,有人开城投降,只不过剩余的全是些乌合之众。

1878年1月,所有的残余部队都被清军克服,祸乱新疆12年之久的洪福汗国终于从新疆领土中被清除了出去。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圆满完成。作为大清帝国最后的辉煌,老人是这个辉煌图画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