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中国古代 杰出的军事家及著名的政治人物。是中国思想“勇战派”的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的领袖。自从秦灭亡后便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自刎而死,年仅30岁。

秦王朝虽然是统一了六国,但却并没能持续很长时间,便被陈胜、吴广带领的农民起义军给推翻了。然而局势却并没有因此而平静下来,后续还有楚汉之争,那便是项羽与刘邦之间的政权争夺战了。 项羽在与刘邦四年的激烈战争之中,逐渐从优势转为了劣势,直到最后上演了“四面楚歌”的“垓下之围”一幕。项羽也因此而损兵折将,就连最心爱的美人虞姬也自杀了,真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面对着悠悠的乌江水,项羽终结了自己的生命。那么,项羽明明是有生还的机会的,却究竟为何不肯渡乌江呢?

有人说,项羽之所以不肯过江东,是因为自己身边最宠爱的美人虞姬死了。然而,项羽的死与虞姬的死,这两者之间真的有什么联系吗?有的学者不认为仅仅只是这样,他们项羽很可能是由于自己带领的江东八千子弟葬送了性命而觉得愧对江东父老,所以是宁愿自杀也不愿苟活在世啊。 我们再来看看司马迁在《史记》上的一段记载: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层层包围过来,项羽打算带领军队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儿,也没有船只可用。”项羽笑道:“既是上天要亡我,那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竟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因为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或者即使是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就不会感到内心有愧吗?”说完,项羽便在乌江边拔剑自杀身亡了。

这么说来的话,不管项羽过不过江,也都是逃不过失败的结局。所以,他选择了不渡乌江。有的学者提出,自从固陵一战失败之后,项羽接连打了败仗,一直退到垓下,再逃亡东南,直到逃到了乌江边。由此看来,项羽或许早就有退守江东的想法,并且是一路逃奔。 若说项羽使江东八千子弟葬送了性命而觉得愧对江东父老的话,垓下被围时,虞姬已死,子弟已散,他就应该因羞愧而上吊、割脉、喝毒药。项羽渡淮之后,身边就剩下一百多人,到了阴陵还迷了路,问了个路又被骗得身陷天泽,被汉军追上。这样狼狈的境遇,项羽都没有羞愧自杀。 项羽逃到东城,汉军将他重重包围起来。虽然项羽感到自己这条命马上就要交代了,可他还是把仅剩的士兵组织起来做了一番挣扎。所以,项羽好不容易逃到乌江岸边,却忽然产生对江东父老的羞愧之心而自杀,这好像有些不合情理。这不能排除是司马迁为让故事情节更加精彩,而加工情节的可能。 还有人认为项羽不肯渡乌江是因为其具有高贵的品质在作祟,他充分考虑到了百姓们在战争中所受的苦难。

长期不断的战争,已经让百姓们的生活苦不堪言,他们都希望这场战争快点结束。而项羽也曾有过结束战争的愿望。比如,他想通过与刘邦的个人决斗来结束这场战争。后来,项羽为求得刘邦的让步,甚至想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与刘邦谈和。 然而,刘邦却并没有遵守约定。楚汉议和还不到两个月,刘邦便背信违约,将韩信、彭越、英布三路大军会合一处,在韩信的率领下,追击项羽。项羽失利后,终于认识到自己无法立即消灭刘邦,可是却又没有办法与其谈和,项羽一狠心,看来也只有牺牲了自己,才能结束这数年来的残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究竟是为何不渡乌江?几千年来,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历史学家们对此问题都付出了足够的热情,也给予极大的关注,可是,至今也没有标准答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