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康乾盛世”始于康熙,终于乾隆。这个终于不是到了乾隆就完结了,意思是到了乾隆末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整个乾隆的统治时期平均一下的话还是不负盛世之名的。 为什么雍正只在位13年?因为三大不良习惯,如今许多人都有 那么雍正呢?雍正的作用也很大,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否则是不能把康熙统治时期的好东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然后交付给儿子乾隆的。如果不是雍正的勤政,他可能不会只在位了13年就死掉了,如果那样的话可能交给乾隆的就是一个烂摊子而没有什么“康乾盛世”可言了。 先来说说乾隆,乾隆的风流韵事比起电视剧来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皇帝的身份让他把过程简化了不少。电视剧里又是刀光剑影又是江湖儿女的,真实的历史上就是围个黄色的帘子直接开始业务。

皇帝要治国平天下,哪里有这么多时间搞些风花雪月的前戏,所以电视剧大家就看看热闹吧,什么陈怀秀,什么盐帮帮助的,见了天子哪家少女不怀春。因为很多影视剧的缘故,乾隆给人的印象似乎是风流多情,自视甚高,喜欢舞文弄墨附庸风雅。其实历史上真是的乾隆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或者说这些特点只是占其性格特点中相当有有限的一部分,什么风流啊,处处留情啊,万花丛中过啊,雨露均沾啊只不过是迎合大众口味的戏说罢了。其实这位乾隆爷胸中有经纬啊,每个皇帝在幼年的时候都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文治武功、诗书礼艺都要刻苦学习,还要研究治国之策,帝王之术。 换句话说,受过这么优良的精英教育想成为一个醉生梦死的废物都困难,除非是受到了什么打击或者本身的素质实在是太差,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乾隆爷就是一位明君,只不过较之于清朝的其他帝王花边新闻多了一些而已。 他的偶像就是康熙,从小就励志成为一个像康熙那样的伟大帝王,可以名垂青史,千古留名。虽然传说中的乾隆是一个不拘小节的皇帝,其实历史上真实的乾隆十分循规蹈矩,严格按照祖制和礼法办事,眼睛里不揉沙子。 他的这些特点让身边的臣子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深怕一个不小心开罪了这位严谨的皇帝,有点伴君如伴虎的危机感。可以说乾隆的帝王之术是从他爷爷康熙那里继承下来的,无论是驾驭群臣还是笼络人心都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 再来说说康熙,康熙看事情看得比较透彻,而且他不怎么搞封建迷信那一套。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常见的。雍正工作这么繁忙,还在闲暇之余听信道士的鬼话服用丹药想要长生不老,当然他可能是想活得久一点多处理的政物,不给儿子留下一个烂摊子。

武则天可是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厉害角色吧,照样在洛阳搞人造的祥瑞,故弄玄虚,自欺欺人。当然她这么做可能是想要大家更服自己,加强自己的统治。汉高祖刘邦搞的那一套就不用我说了,什么斩白蛇,什么神龙入梦的,点化傻小子呢,要编也编的可信一点。 这些现象林林总总贯穿整个中国的封建王朝,但是康熙却在公开场合说他不信祥瑞,这在历代帝王之中实属异数。也许就是因为他这种超越所处时代的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精神,才能让他绊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剿灭葛尔丹。最终成为千古一帝。 雍正前面也提到了一些,他因为太过于自律再加上九子夺嫡的时候用脑过度,体力透支严重,身心俱疲所以继位以来身体一直就不好,再加上夜以继日地处理政务经常失眠更是让自己本来就不好的身体状况雪上加霜。 后来雍正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没法停下自己的脚步,他需要的是一个河清海晏的政治生态而不是无忧无虑的享乐生活,他这个皇帝当的是最不值了,比他老子和儿子都要悲催多了。

结语:到最后病入膏肓只能急病乱投医,乱抓救命稻草,可惜道士练的仙丹没有救了他的命,是不眠不休的工作让他早早就命赴黄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