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在电动汽车领域,在全球市场都有着巨大的领先优势。

但有人却在怀疑,我们是不是点错科技树?

这些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有两条很重要的理由:

一是苹果停了已经搞了10年的电动汽车计划。

二是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一直在炮轰纯电动车。

但事实上呢?

日本人的行动很真诚。

就在前两天,日本第二(日产)、第三大(本田)汽车厂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联手开展电动汽车合作。

目标很明确:就是抗衡中国电动汽车。

今天,我们就简单聊聊。

全球主要媒体都在报道日产、本田合作的消息

对电动汽车的质疑,最近的一个论据就是苹果不造电动汽车了。

说实话,苹果宣布不造车,可以说是令全球科技界震惊。

苹果是那种闷声憋大招的公司。

经过前期多年谋划,在2014年左右,苹果秘密上马自动驾驶电动汽车项目,并且起了一个很牛逼的名字:泰坦。

要知道,在希腊神话里,泰坦是统治世界的古老神族。

一直到2016年12月,在苹果公司发给美国交通部的一封信件里,这个“泰坦计划”终于被公开确认。

算下来,苹果在造车上,至少耗费了10年。

苹果造汽车,一方面有当时看好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的原因,另外也是因为手机爆火后,苹果公司需要另外一个现象级产品。

在这期间,苹果公司也是下了大力气。

在前几年,就有消息说,苹果从特斯拉、福特挖了500名科学家、工程师来造车。

而到放弃电动汽车计划时,苹果的汽车团队已经差不多有接近2000人。

苹果的资金投入,没有精确的数据,业界一般估计至少有“数十亿美元”,也就是至少百亿元人民币起步。

但苹果却突然宣布终止造车项目。

苹果终止电动汽车计划的相关报道

再加上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已经好几次在公开场合在炮轰纯电动车。

丰田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掌门人对汽车业发展的观点,当然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一时间,很多人都在怀疑,电动汽车到底还有没有未来?

丰田章男嘴上炮轰电动汽车。

但其实,丰田一直把电动汽车作为未来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大家都知道的是,丰田一直在努力搞固态电池、氢能。

实际上,丰田对汽车电动化趋势也十分着急,提出到2026年纯电动汽车年销量要达到150万辆。

电池是丰田的短板,丰田长期从比亚迪、宁德时代、韩国LG等厂家买电池。

就在十来天前,丰田买下松下持有的股份,把电池厂家PEVE变成了自己的全资子公司。

丰田从来没有停止电动化

在日本国内汽车工业领域,丰田是老大,日产是老二,本田是老三。

老大如此,老二、老三是更着急。

日产、本田有大概七八十年左右的造车历史。

原本这两家是老对头。

现在,冤家联手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搞电动汽车。

而背后就是冲着中国企业的。

日产在日本国内排名第2,仅次于丰田,雷诺日产三菱联盟2023年在全球一共卖了628万辆汽车,排名全球第5,其中日产卖了337万辆。

本田在日本国内排名第3,2023年在全球一共卖了397万辆,排名全球第7。

要知道,销量最大的中国车企比亚迪,2023年卖了313万辆,排名全球第9。

而这次日产、本田联手,恰恰针对的是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企业。

据说,它们将联手开发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E-Axle(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EV电池、软件平台。

日产在2010年在全球推出第一款量产电动汽车LEAF

前面已经说了,丰田嘴上一套,做事一套,实际上并没有放弃电动汽车。

苹果不搞电动汽车,主要还是因为苹果有自己的战略。

苹果是搞电子产品起家的,对于它来说,搞电动汽车成本高、收益低。

而且,苹果现在押注的是人工智能。

所以,电动汽车仍然是未来极为重要的产业赛道。

这也是为什么欧洲、美国一方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始设置重重门槛,一方面又要推迟电动车计划。

其实,核心还是想给欧美自己的汽车工业争取时间。

就拿德国来说,汽车行业就业人数达到250万,超过德国劳动力的5%,而且,汽车行业贡献了超过10%的GDP。

慕尼黑2023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上中国厂商的展台

这次本田、日产联手,也是想利用规模效应,放手一搏。

日产、本田两家的全球销量有800万辆。

本田的社长三部敏宏就说,“规模效益是重要观点。通过数量来降低成本的效果非常大,可以提高效率。

但是,日本中西汽车产业调研公司的代表分析师中西孝树表示:“虽然是很合理的合作,但花费时间太长,现在着手为时已晚。”

毕竟,目前,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从电池、电机、电控,中国都有最好的企业、最好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电动汽车在今年的渗透率可能会达到40%。

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这带来极大的规模效应,中国能把电动汽车生产成本进行极限压缩。

这也是今年以来,中国电动汽车打起价格战的重要原因。

而对于国外汽车厂商来说,更是没有活路。

毕竟,连马斯克都感叹,中国电动车太厉害,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会摧毁世界上大多数其他汽车公司。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