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前墓地两行泪,清明时节倍思亲”,4月4日,将迎来2024甲辰龙年的清明节,在其前一天的4月3日,是寒食节。这两个节日的内涵和习俗,是相似的,都和对故去亲人的追忆有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大祭日。
在儒家著作《中庸》中,有一句经典的话,“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的孝道,是对逝去的亲人像其生前一样孝敬,就像他还活在自己身边一样。年少时读不懂这句话,等到了一定年纪,才深刻体会到,这就是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孝道文化。
每年到了清明节,很多平时工作在外的游子们,都尽可能回到故乡,在老祖宗们的坟前一一祭扫,还会和晚辈们讲述这些亡故长辈们的故事。我认为,清明上坟这事,是有教育意义的,可以通过实际行动告诉子孙后代,如今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先辈们的付出,要常怀感恩之心。这背后,也是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的体现。
提到今年清明节,我们这的老人很早之前就有说过,“百年一遇,3人要上坟”,你知道今年清明节为什么不一般吗?这3人指的又是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背后都有哪些说法。
今年清明节不一般:百年一遇
之所以说今年清明节不一般,和今年是甲辰龙年有关。
甲辰年,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里的说法,其中有十天干、十二地支,两两互相搭配,形成了60个组合,加一起就是“六十甲子”。
甲辰年,对应的天干是“甲”,对应的地支是“辰”,在旧俗文化中是非常吉祥的年份,60年才能迎来一个甲辰年。
此外,2024年还是闰年,要比平年多一天。甲辰年加上闰年的组合,要等到120年后才出现,所以今年清明节“百年一遇”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另外还有一些说法认为,今年没有立春节气,所以清明节属于“无春清明”,在农历二月份就提前到来了。这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就被民间认为很难得。
“3人要上坟”,这3人是谁?
中国的传统节日背后,都有一个最主要的节日主题,和几大有代表性的习俗活动。清明节的节日主题,为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最有代表性的习俗活动,莫过于上坟祭扫。
旧俗中提到的清明节上坟讲究,有很多说法,有和上坟时间相关的,有和上坟供品相关的,还有和来上坟的人相关的。“3人要上坟”,和旧俗中认为的“谁该来上坟”有关,主要包括下面这3人:
亲生子女要上坟
古语云,“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也是辛苦养育我们长大的人,可以说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从古至今,清明节上坟,首先要祭扫的就是已亡故父母之墓。
“年少不知父母恩,半生糊涂半生人”,等到我们能真正理解父母之恩时,或许已人到中年,有些人的父母可能不在了。如果有条件,记得带上子女去父母坟前祭扫。特别是对于那些生前没能好好尽孝、心中有遗憾的子女来说,清明节祭扫,也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心中对父母的愧疚。
认养子女要上坟
俗话说:生而未养,断指可还;未生而养,百世难还。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亲生父母的关爱,反倒是得到了很多亲生父母之外的人的付出,可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也可能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这份未生而养的恩情,要比亲生父母的养育之恩更为厚重。
老传统认为,清明节祭扫,不光亲生子女要去,认养子女也要给故去的养父母上坟,既是对这份恩情的感恩和认可,也是对养父母的牵挂和思念,是最珍贵的人性之光的体现。
有记挂之人要上坟
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几个贵人,在人生关键节点上予以提携一把,或是在落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又或者是从未谋面,却在精神上给予过我们鼓舞和力量。这些人,都是我们心中记挂之人。旧俗中认为,清明节祭扫的对象,不局限于是我们的亲人,也可以是那些我们念念不忘的、已经逝去的人。
总的来说,清明节上坟祭祖,是我国传统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极具人情味的节俗活动,我们应多几分尊重和敬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