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汽车市场为了改变落后的现状,毅然决然的走上了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大众适时抓住时代机遇,在华建立了第一家大型跨国合资公司,由此开启了自己的王者之路。如今大众在华已迎来不惑之年,风风雨雨四十载,好日子却所剩无几。
在华耕耘四十年,大众一直稳坐中国车市品牌销冠,在华销量也是一直占据大众集团全球销量的1/3以上。2017年至2019年期间是大众在华的巅峰期,连续三年累计销量破400万台,2019年时年销量数据更是达到了423万台。然而自此之后,大众便走起了下坡路。
2023年,大众集团在华总销量数据为324万台,虽然依旧是销冠,但是当年比亚迪的年销量数据达到了302万台,大众已经隐隐有压制不住比亚迪的趋势。2024年上半年,大众集团在华累计销量为126.66万台,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又是销量同比下滑的一年。反观,同期比亚迪的累计销量则高达160.71万台。显而易见,比亚迪不仅从大众手中夺过了销冠的称号,而且还与之拉开了极大的差距。
市场份额萎缩,销量大幅下滑,是大众在华所面临的真实困境,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新能源板块表现不及预期所造成的。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大众新能源家族的总销量数据为15.5万台,成功拿下合资新能源销冠,但是与自主新能源品牌相比,差了不止一星半点。此外,在今年上半年中,大众在华的新能源销量为9.06万台,同比增长45.2%,作为对比,零跑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为86,690台。大众在新能源板块看似增长势头很猛,但实际上只不过是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选手的水平。想要力挽狂澜,大众需全面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
目前来看,为了挽救危局,大众进行了多个方面的布局。其中为了补齐技术短板,大众选择与小鹏合作,在今年的4月17日,双方共同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今天,双方又签订了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联合开发协议,后续双方将全力投入为大众在华生产的CMP和MEB平台开发行业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按照规划,基于这一新架构打造的首款车型预计将于24个月内量产。
在大众与小鹏的这次合作中,有一个信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即双方将在广州和安徽合肥成立联合开发项目组。为啥是这两个地方呢?前者很好理解,小鹏汽车总部就位于广州,而选择安徽合肥则是因为这是大众汽车(安徽)的地盘。
众所周知,大众分为南北大众,而在今年,大众又成立了自己在华的第三家合资车企,即大众汽车(安徽),这便是大众在华新布局的第二步。
大众汽车(安徽)之前是大众与江淮合资,江淮占主导,后续大众增资扩股至75%,成功掌握了这家公司的主导权。大众汽车(安徽)将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目前该品牌的首款车型大众ID.与众已完成上市,俗称“金标大众”。就产品来看,大众ID.与众的主要亮点是提供了DCC自适应底盘调节系统、MEB双极柔性隔振系统、IQ.Drive智驾管家等配置,虽说相比此前的ID.系列产品有了长足进步,但是这些配置大多是同级国产车型的标配。而且时下国内消费者重点关注的800V架构、8295芯片等配置在该车身上也是一个都没有出现,看来大众汽车(安徽)想要追平自主车企,还得等后续大众与小鹏共同合作的车型上市才行。
除了新合作伙伴、新品牌之外,大众也没有忘了深化与老朋友的合作。其中在6月底,大众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上汽大众共5家企业共同签署了多项有关上汽大众新产品项目的技术合作协议。这一协议最重要的消息莫过于大众将在中国新开发三款插电混动车型以及两款纯电车型,而这些新车将从2026年起陆续上市。看起来这次新合作是上汽集团与大众集团的一次双向奔赴,但是上汽集团目前在新能源赛道所取得的成绩也相当有限,无论是智己还是飞凡都没有太高的关注度,销量也是非常惨淡,上汽集团自己还没玩明白就去教别人,想想也是够搞笑。
车叔总结
总的来看,为了遏制快速崛起的比亚迪,大众在华做了许多新举措,但是这些举措要不是生效太晚,要不是前景堪忧,这不免让人对大众在华的后续发展产生担忧。可是大众目前手里那么打的牌就有这些,看起来也算是尽力了,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那么大众能否完成自我救赎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