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卒中其实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中风,一提起中风,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高血压、糖尿病,但其实,还有一种心脏疾病引发的脑中风更让人猝不及防,而且危害更大——那就是房颤。
与没有房颤的人群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5倍,房颤导致的中风也更凶险,许多患者落下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它也因此被称为中风背后的“隐形杀手”。
房颤究竟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它跟中风到底有什么关系?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名医团队平常“一号难求”的专家们集体上线,给大家科普房颤相关知识。
房颤可防可治,关键是要积极治疗
脑卒中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我国,脑出血大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这和遗传、人种等都没有关系,而和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相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荆志成教授指出,预防脑卒中首先要关注心血管健康,管理好血压、血脂、血糖等。其中,房颤也是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
“房颤可以引起脑卒中,也可以引起心梗,可以引起肠系膜的动脉坏死致死性疾病。房颤还可以加重心力衰竭的发生,比如对于一些心肌病患者,如果发生了房颤,可以出现急性心衰,房颤还可以引起瓣膜的问题,危害巨大。”荆志成指出,但房颤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每年可以治愈几千例房颤患者,“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有房颤,应第一时间到房颤门诊就诊,经过积极治疗,可以还你一个健康的人生。”
该病随年龄增大发病率升高,建议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心脏不能按照正常的节奏、速度跳动,出现了心跳特别快、特别慢或者不协调的现象。心房颤动就是心律失常中的一种。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薛玉梅教授指出,房颤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有一些因素,比如肥胖、缺少运动、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硬化等都是导致房颤的高危因素。这其中有一些是可控的,比如减肥、增加运动、控制好血压血糖等,还有一些是不能改变的,比如年龄、遗传基因等。“我们从可调节的危险因素做起,把这些可控制的因素控制好,就可以大大减少房颤引发中风的几率。”
薛玉梅指出,房颤是一个随着年龄增加发生率逐步增高的疾病。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律失常团队曾参与过广州社区房颤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房颤的总体发生率大概有1.4%,其中60岁以上人群达4%,75岁以上人群达到8%~10%,80岁以上人群超过10%。“我们根据数据进行标化后计算,广州至少有15万房颤患者,这个数字还是非常庞大的,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房颤可无症状,建议做动态心电图监测
临床发现,房颤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心慌,还有的患者活动后气促,出现胸闷、胸痛等,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没有症状,约有30%的房颤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的。
“其实这些没有症状的房颤病人是非常危险的,他可能直接就中风了。患者连个心理准备都没有,就直接危及生命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邓海教授介绍,那么如何诊断或筛查房颤呢?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做心电图。”邓海指出,但有些病人的房颤有时候发作,有时候不发作,可能去做心电图的时候没有发作就检查不出来,这时就需要做一个更长时间的心电记录,比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者连续3天、7天的心电图。还有一些危害很大的房颤,比如病人突然晕倒了,或者直接就中风了,医生非常怀疑它跟房颤相关,此时会建议病人植入一个记录仪,记录长达三年的心电图。
除了心电图,还有一些可穿戴电子设备也可以帮助患者及早发现房颤。
邓海提醒,两种人群需要特别注意筛查房颤,一种是年龄大的人群,比如65岁以上的人群,还有一种是已经发生了中风但又找不到原因的人群,就要重点怀疑是不是房颤了。
房颤病人什么情况下需要抗凝?
预防房颤导致的中风,一个极其重要的策略就是抗凝治疗,那么哪些房颤病人需要抗凝呢?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刘洋介绍,在发现房颤后,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评估患者的卒中风险。“在临床上,我们有一套最常用的评分体系,专门用于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
有抗凝指征的需要选择抗凝药物来预防中风。曾经使用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对于治疗冠心病非常有帮助,但目前来说,对于预防房颤卒中没有什么效果。
房颤患者预防卒中需要服用抗凝药物,抗凝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就是出血,如果仅仅是牙龈出血,出血量小,可以继续用药观察,如果是较大的出血,或者重要脏器出血,则要停药就医。
除了按时服药外,一定要定期随访
房颤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律失常一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黄淑萍指出,除了按时吃药,养成良好的运动及饮食习惯外,患者还需要定期来医院复查随访。通过随访,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病情变化,以便准确评估、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持续的优化治疗。
如何定期复查?黄淑萍介绍,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至少每3个月复查1次,肾功能正常者每年复查1次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对肌酐清除率30-60ml/min的患者,半年进行1次检查,如果肾功能进一步下降需增加检查频率。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每位患者存在个体差异,病情、治疗方式都不同,所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来调整随访的频次。
由于有20%的脑卒中由房颤引起,若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眩晕、一侧肢体和面部感觉异常、流口水、突发性言语不清和吞咽呛咳、意识模糊等可疑脑卒中表现,则应立即就医,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