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最早始于唐朝的私学,后经五代发展,在北宋时期达于鼎盛。其泛指朝廷收藏、校勘书籍的地方。 “院者,垣也。”就是王应麟《玉海》中对书院最初的解释,简单通俗来讲就是,用“书”圈出的一片天地。历代的书院都是依靠民间力量,再加上官府的支持和赞助而兴盛起来的。岳麓、白鹿洞、崇阳,应天书院都是宋代的著名书院。 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脚下,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此后历经宋、元、明、清的战火更迭,经过七毁七建,亦坚持教育大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千年学府、百年名校”的湖南大学。
北宋祥符八年,宋真宗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匾额,清朝嘉庆年间,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与张中阶,师生合撰了岳麓书院的一幅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也可谓是湖湘文化最好的注脚。 岳麓书院自宋代建立以来,其地址基本没有变化,数千年来一再坐落于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上,坐西朝东,前望湘江橘子洲,后临爱晚亭。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苍苍;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可谓是岳麓书院千年来的真实写照。当代大儒饶宗颐先生也成为岳麓书院题下四字——“斯文再兹”,不得不说真是恰如其分。 作为千年学府的岳麓书院,不仅承载了古老而悠久的历史,也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其古朴的建筑,幽深的环境令人陶醉,但真正让人敬佩的是,岳麓书院千年来为中华民族所培养的人才影响之大,以及师生们持之以恒的求学问道理念的耀眼光芒,更深深让人折服。
岳麓书院以其醇厚的文化气质,“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校训,“博学、睿思、勤勉、致知”的校风,滋养了无数的莘莘学子,它的每一块砖瓦,每一根梁柱,都氤氲着浓浓的墨香。 而且在四大书院中,岳麓书院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其中仍保留着诸多明清时代的建筑,以及13块从宋至清刻制的石碑,保存了中国规模最大、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 中华民族常以文化教育作为立国之根本,这也是中华文明得以繁荣发展,绵延不息的核心要素。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教人为学在于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为学方法则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以外,从修身、处世、接物等方面进行道德的体悟与践行。——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唐德宗贞元年间,诗人李渤兄弟二人曾隐居在庐山脚下读书,李渤喜养白鹿自娱,园中书声、鹿声相呼相喝,尽显悠扬。相传白鹿通晓人性,且性情温顺,被周边村民称为“神鹿”,随之李渤也有了“白鹿先生”之称。后来他出任江州刺史,在此地修建楼亭,因其地势低洼,遂用“白鹿洞”命名,并沿用至今。 南唐升元年间,在庐山五老峰南麓,也就是今江西九江市,始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政府在都城之外建立的国学——白鹿洞书院。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赣鄱大地上,白鹿洞书院传承千年之久、闻名遐迩,是一个先贤立教、传扬文化的学府之地,是中华文化的圣贤遗迹,更有着“海内第一书院”的誉称。 而真正让白鹿洞书院声名鹊起的当属朱熹,他的出现奠定了白鹿洞书院在此后700年的学术地位。
南宋淳熙六年,中国学术思想兴起,各地复兴书院,理学宗师朱熹只南康军,率百官造访白鹿洞书院,因在公元980年被废,年久失修,院内早已杂草丛生,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朱熹惋惜之余,遂令百官重修白鹿洞书院,并自任洞主,《朱子白鹿洞书院教条》也相继诞生。 自此之后,白鹿洞书院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成为了宋代传学授道的重要基地。南宋理学家陆九渊到这里讲义,明朝心学家王阳明来这里弘扬学术等等。在赣鄂皖地区有76位进士出自白鹿洞书院,在全国共计有102名进士出自这里。
而且白鹿洞中碑刻数量繁多,且内容广泛,书法技艺更为精湛,其中不乏有王阳明的《修道说》,李梦阳的《白鹿洞书院宗儒祠记》,娄性的《白鹿洞学田记》,以及紫霞真人的《游白鹿洞歌》等等重点碑刻。 现在的白鹿洞书院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园林建设及旅游为一体的独具特色之地。 衡阳的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可谓是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基建约有1200年的历史。且其坐落于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市石鼓区。石鼓书院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曾一度鼎盛朝野,誉满三湘,是我国历史上名垂不朽的千年书院。韩愈、李宽、周郭颐、朱熹、张栻等都曾在此地或求学或开坛讲学。
“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石鼓山,在当时是衡阳南北水陆的交通要塞,其地理位置独特,三面环水,四面凭虚;且风光秀丽如画,山上路树成荫,亭台楼阁林立,江面水波荡漾,渔歌不绝,有“石鼓江山锦绣华”的美誉。也因此吸引了不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石鼓弦歌绵延不绝,可谓是衡阳当之无愧的风水宝地。 值得一提的还有石鼓书院的三绝。在石鼓广场,有一本长2.4米,宽1.8米的巨型石书,上面镌刻着宋孝宗淳熙14年间,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此讲学所作的《衡州石鼓书院记》中的一段,此为石鼓书院的一绝:翻不动的书。
在石鼓书院的禹碑亭中,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史穆在停住上题有一副对联:“蝌蚪成点通,天地衍大文”。这是因为在亭中央有着一块禹碑,相传是大禹治水后刻碑纪念,碑上有77字,均为蝌蚪文,奇特难识。这就是石鼓书院的第二绝:认不得的字。 石鼓书院的标志,是一个高约2.8米,直径1.6米的巨大石鼓,也是石鼓书院的第三绝:敲不响的鼓。这座名扬天下的石鼓书院,是一代湖湘文化的摇篮,也是一处传承千年的翰墨书香之地。 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又称南京国子监、睢阳书院、南京书院等,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为国子监的书院,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
古人一向对山水有着别样的情愫,所以书院的选址大都倾向于山林胜地,但是应天书院独树一帜,设于人口密集的繁华闹市之中,也就是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应天书院是在五代后晋时期由商丘人士杨悫所创办,到北宋大中祥符二年,经宋真宗改升,称为“应天府书院”。慢慢被纳入到地方官学管理之中,但其教育方针及政策上,依旧具有充分的独立性,保留了私学教育的鲜明特点。 后在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和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人的加入下,应天学府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并逐渐发展成了北宋极具影响力的书院,名盛一时。在范仲淹掌管应天书院是,一直将“以天下为己任”作为其直到思想,并以“为学次序”和“读书次序”等一系列学规,严格规范师生学习。
同时应天学院非常重视德育教育,书院的基本课程都以《六经》为基础,传承孔子的德行、礼仪等。邵雍、张载、范仲淹、司马光、晏殊、二程等一众名师巨儒,都先后在应天书院讲过学。
北宋时期,朝廷所办的官学对学生的入学资格要求极其严苛,没有一定级别的官员子弟是不能入学的,造成了一大批庶人子弟无处求学。但是应天学院招受学生则不收门第、地域及学派的限制,仅从品德和贤能两方面进行选拔,这使得全天下学子蜂拥而来。再加上一帮名师巨儒的传道受业解惑,应天书院的成材率居高不下,堪称北宋时期的“北京大学”。
结语:
书院是中华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传播与神话的文化教育组织,为学术的创新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空间,也为不同学派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从古至今,书院的而建立都为当地文化的传播,和国际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构建也更有力的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
《书院制度之研究》
《国史旧闻》
《文献通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