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是个忙于工作的人,如果工作十分紧急连厕所也顾不上去,憋尿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最近,他总感觉膀胱里有东西顶着,上厕所的时候尿不干净,还伴随着尿频、尿急的症状。

朋友见状,赶紧劝道:“小李啊,你这情况可不是小事,得赶紧去医院瞧瞧,不然以后可就麻烦了。”小李却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身体好着呢,这些症状应该能扛过去。

可是过了几天,小李的不适感越来越强烈,甚至出现了腰痛、发热等症状。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去了医院。医生告诉他,他的症状是由于长期憋尿引起的肾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尿毒症的!

一、肾衰竭距离尿毒症的距离并不遥远

据估算,中国尿毒症患者数量约为290万人,每百万人口中约有170个尿毒症患者,而尿毒症的主要发病原因就是肾炎,其中包括原发性肾脏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正是这些因素才会导致肾脏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尿毒症的死亡率相对较高,能达到50%~80%重要的是,由于肾功能损伤无法逆转,尿毒症患者需要终身进行透析治疗或进行肾移植治疗。然而,即使坚持透析治疗,尿毒症也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一旦合并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就可能导致死亡。

但是,并非所有肾衰竭都会最终变成尿毒症。只有急慢性肾衰竭患者晚期阶段会有发展成尿毒症的风险,因为肾衰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导致肾单位无法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这些废物和毒素在体内积聚,就会引起尿毒症。

目前我国对于尿毒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不同的药物。当患者存在水肿,尿量减少时,可以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

第二种是血液透析,通过穿刺动-静脉血管的方法,将血液引出体外进入透析机上的透析器,并同时将间隔透析膜与透析液进行血中代谢物的交换,排出体内的毒素。每周需进行2-3次,每次4-5小时

许多专家表示,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肾病患者尤为重要!如果发现身体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二、3种异常,或是肾脏在呼救

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无法顺利排出,这或许大多数肾衰竭患者所面临的问题。然而,肾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会提示病情在逐渐严重,主要包括哪些呢?

1、突发水肿

肾衰竭导致肾脏排水功能下降,体内水分潴留引起水肿。水肿可能导致体重迅速增加、四肢麻木或不适,并可能加剧心脏负荷。

2、食欲减退

肾衰竭患者可能存在代谢紊乱,消化系统受到影响,食欲减退可能是身体为了减轻负担而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食欲减退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长期下去可能会加重病情。

3、反胃恶心

肾衰竭可能引发中毒症状,毒素在体内积聚可能导致恶心。恶心反胃经常伴随着呕吐症状,当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脱水,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进一步恶化肾功能。

三、这样吃,保护肾脏健康

饮食在肾衰竭患者中至关重要,不仅关乎生命健康,也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肾是人体的“清洁工”,每日都在辛勤地工作,以确保身体的废物和液体能够顺利排出。那么,肾衰竭患者在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事项一:低蛋白饮食

对于肾衰竭患者来说,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进一步损害肾功能。这就像一台机器长期超负荷运转,最终会导致机器损坏。所以肾衰竭患者应应选择低蛋白食品,如蔬菜、水果等。

事项二:控制钠盐摄入

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导致水肿,加重肾脏负担,影响肾功能恢复。肾衰竭患者每天的钠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平时要注意看食品标签,少吃腌制、加工食品

事项三:限制磷的摄入

肾衰竭患者的肾脏无法有效清除体内的废物和过量的磷,导致体内磷水平升高,进而引起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并发症。患者要减少黄豆、豆腐、虾皮等含磷高的食物的摄入,同时注意查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

事项四:补充适量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改善病情。但若补充过量可能会对肾脏造成额外负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维生素制剂或调整饮食来满足每日所需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

事项五:控制水的摄入

肾衰竭患者肾脏排水能力下降,如果饮水过多会导致水肿、血压升高等问题。患者需要记录每日的尿量和体重变化,以确保水分平衡,并遵循医嘱调整饮水量。

总之,肾衰竭患者的饮食需谨慎,既要保证营养均衡,又要避免进食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的食物。此外,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也是管理疾病的重要手段。

参考链接:

[1]王庭槐. 生理学(第9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8.

[2]什么是慢性肾病?.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03-16

[3]王雪, 史可香, 余灿清, 吕筠, 郭彧, 裴培, 夏庆梅, 杜怀东, 陈君石, 陈铮鸣, 李立明, 代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协作组. 中国10个地区成年人慢性肾脏病流行情况及其生活方式影响因素.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3, 44(3): 386-39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